随着茶企品牌意识的增强,茶企的品牌传播也越来越多。其中,作为品牌传播重要方式之一的公关传播,也日益常见。通常,公关或选择一些话题来展开或组织。
公关传播是一个技术活。选择什么话题,采用什么形式,拿捏如何表达,等等,都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可以大题小做,也可以小题大做,但不可以拿题乱做。
根据笔者有限观察,这些年,有些茶叶方面的公关话题,被玩坏了。
下面简列一二。
1、国际金奖
国人对这方面的需求好像一直比较强烈。只不过,有些所谓“国际金奖”,含金量不高,含水量很高。你要的是奖项用来宣传,而别人则仅仅是要你的钱。
这方面,比较常见的一个食品方面的“国际金奖”,大概可说是“猛得奖”,只需要不到1万块钱报名费即可大概率获得,大体就是花小钱买个奖。大奖还是小奖?有些人将它宣传做“食品界诺贝尔奖”。
事实上,这个“猛得奖”早已经被爆出,并非是一种奖项,其实是花钱购买“品尝反馈”,而不是获奖,企业用来宣传是利用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知名职业打假人王海还因此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
笔者在90年代初刚听说这个“猛得奖”时,就了解到它基本就是花钱卖名号的生意。不过,时隔近30年再次听说这生意竟然还存在,而且可能还不错时,真心觉得它这可真是好生意。
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国际金奖”,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目前中国茶需要“国际金奖“吗?欢迎文末投票!
2、行业百强
这个,就不细说了。
看过多年的“百强榜单”,不少实力是在一般般的企业名列其中,感觉实际上相当于“百勉强”。
不过,可能是认为公众可能不知道那么多,所以还是有不少企业拿这个来做公关传播。
但是,自己的实力如何,自己应该是知道的啊!
3、品牌价值
各种机构发布的品牌价值榜单。
涉及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
从几亿、几十亿到几百亿甚至过千亿。
有些品牌,甚至是刚刚冒出来的。
难道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4、非遗传承
各种各样的非遗传承。
市级、省级和国家级。
会做茶的和不会做茶的。
踏踏实实的、沽名钓誉的甚至是弄虚作假的。
有实实在在的非遗传承,但也有浑水摸鱼的非遗传承。
于是,这个话题也差不多被玩坏了。
5、大师
查《现代汉语词典》,“大师”含义有三:第一,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第二,某些棋类运动的等级称号;第三,对和尚的尊称。
诚然,中国不缺几十年如一日专心制茶的匠心茶人,有些人即便没有“大师”的名号,但也备受尊敬。
不过,茶界的大师似有泛滥之势。茶行业门槛低,茶行业大师的门槛也低。
以至于,目前茶行业的“大师”,几乎快成了贬义。
现在你再认认真真地拿认认真真的“大师”来作为公关话题,大家都可能会需要先消除若干个问号再来琢磨。
大师,也被玩坏了。
笔者在此仅做抛砖引玉,就不多做展开。
在笔者看来,这些公关话题之所以被玩坏,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忽略了公关的本质是品牌方与消费者的坦诚沟通。因此,实在的信息和真诚的态度就非常重要。如果是希望以不实甚至是虚假的信息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那无异于是希望沙滩里起高楼,最终结果往往可能是竹篮打水,甚至是适得其反。
公关传播可以讲究技巧,但不要玩弄花招。
茶行业还有哪些被玩坏的公关话题?欢迎留言补充和交流探讨!
来源:
茶业管理评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